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兵团劳动模范阿依姑丽·艾肯走进其盖麦旦监狱分享“基层治理密码”

发布时间:25年03月14日 信息来源:其盖麦旦监狱 编辑:宣教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王伟

春日的晨光中,其盖麦旦监狱会议室内掌声如潮。兵团劳动模范、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永安镇六连连长阿依姑丽·艾肯身披红色绶带,以一场“沾露珠、带温度”式的宣讲,为民警们呈现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这位被群众称为“调解专家”“致富引路人”的基层干部,用14年扎根团场的鲜活故事,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担当。 

从“账本管家”到“贴心人”:小本子记出大民生 

“调解矛盾没有万能公式,唯有把群众当亲人。”阿依姑丽展示的泛黄笔记本引发民警们的兴趣——密密麻麻的手写记录中,既有“阿大妈家的羊啃了李叔家的菜地”等琐事,也有“土地确权颁证”等政策摘要。 

2017年在调解七旬老人婚姻危机时,她在办公室像女儿一样与老人促膝长谈。阿依姑丽表示:“要像对待自家长辈那样,先当听众再当调解人。”这种“把办公室变成会客厅”的工作法,让在场从事矛盾化解工作的民警频频点头。一名教导员在笔记中写道:“她教会我们,化解纠纷要先暖人心。”

“环境评比”激发连队凝聚力: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 

随后,阿依古丽将镜头拉回2019年:某连队原有三个农业排,相互间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不和睦,有的见面不打招呼,遇有难事时互不帮衬。阿依古丽揭秘当年打破片区隔阂的“金钥匙”:通过“卫生互查+文化破冰”双轨并进,让各排妇女主任轮流担任环境卫生督导员,在每周互查中建立沟通桥梁;每周六举办“周末大巴扎”活动,用群众性文化活动、环境卫生评比、座谈会等方式,让原本心有隔阂的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增进理解。“只要用心用情用力,我们一定能够增进认同,感化人心。”一位民警说道。 

数字背后的温度:一本“致富经”里的初心 

“每亩增收450元不是冰冷的数字,是284户家庭添置的新农机具,是孩子们书包里多出的文具。”阿依姑丽展示的某连队庭院经济分布图上,不同色块标注着蔬菜大棚、家禽养殖区的发展轨迹。当她提到向师市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帮助22名低收入群众重拾生活信心时,台下多名参与过“访惠聚”工作的民警们眼眶湿润。 

“她把党的政策翻译成了群众听得懂的‘烟火话’。”监狱领导在总结时说道,这场宣讲为民警队伍带来了三重启示:以“钉钉子精神”落实改造细节,用“绣花功夫”创新管理模式,怀“赤子之心”践行改造宗旨。 

宣讲结束时,阿依姑丽将象征民族团结的艾德莱斯绸巾赠予了台下的“党员先锋岗”。此刻,春风拂面,而她胸前那枚“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熠熠生辉。正如她在结束语中所说:“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高墙之内,为民服务的舞台同样广阔。” 

在这场持续两小时的宣讲中,“群众”一词出现了87次。当阿依姑丽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唱起《苹果香》时,很多民警轻声跟唱。这或许就是先进典型的感染力——没有宏大的叙事,唯有带着露珠的故事,才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在这一刻,两个不同领域的奋斗者,因为同样的初心,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