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了窗帘的缝隙。我习惯性摸了摸腰间的装备,忽然,想起曾经咖啡店中手忙脚乱的自己。从温婉的姑苏古城到壮丽的天山脚下,这三千公里的征途,将我的青春熔铸成了警徽的荣耀色彩。
2013年秋,我紧握着父亲塞给我的路费。在苏州站,在熙熙攘攘的徘徊中,品尝了人生第一杯咖啡。初入口,苦中带着酸、夹着涩,若能含住细细品味,舌尖便有了淡淡的甘甜。从此,我喜欢上了咖啡。
在咖啡机的轰鸣声中,等待水温,恰到好处;等待咖啡粉,充分浸润;等待萃取的时间,精确到秒。我从分不清浓缩和美式开始,三个月后,竟能闭着眼,做出完美的天鹅拉花。
记得,第一次给家里寄钱,母亲在电话里反复问:“这钱来得容易吗?”我躲在员工更衣室里,泪水与笑声交织——原来,将咖啡的芬芳转化为生活的滋养,是甜蜜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2019年4月,我来到了美丽的新疆,伊犁河谷的杏花刚刚凋零,我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套警服。
零下30℃的巡逻路上,护目镜结的冰碴子,能划破皮肤。跟随老民警穿梭于邻里之间,调解纠纷,戈壁滩上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坚定。
难忘,那个维吾尔族大妈,硬往我手里塞着香热的烤包子,并热情地说:“朋友!赶紧吃。”
寒冷深夜里的我,瞬间,暖透了全身!
2021年6月,当我通过监狱人民警察考试的那一刻,我在伊犁河边静坐了一整夜。在基层岗位磨砺的三载,让我深刻领悟到,这身藏蓝所承载的重量。就如同拼搏的职场,在这方寸之间,我用细细研磨咖啡豆的耐心和精益求精制作咖啡的追求,书写心中的坚守和信念。
每一天的巡逻、每一次的站岗,我都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跳声里,混着当年咖啡拉花成功时的欢呼。
每月工资到账,转账记录永远是第一条。
父亲总说:“警服比围裙重,重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心。”
在给同事做咖啡时,我会想起咖啡店围裙上的“连接”二字!原来,无论是拿铁的温度,还是警徽的光芒,都是在守护着人间烟火,传递着同样的温暖与希望。
口感,由苦涩变甘甜,是为“回甘”。一个“回”字道出了甘甜的秘密。“甘”一直都在,不过是藏在苦中罢了。只是,有勇气咀咽和懂得品味的人,才能最终尝到“甜头”。
如今,天山的雪水依旧清澈如初,而我的警号在岁月的洗礼下,熠熠生辉。那些与咖啡渣相伴的晨昏,巡逻路上璀璨的星斗,都在默默诉说着我的故事:人生每一件代表身份的衣服,褶皱里都镌刻着奋斗的汗水和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