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六师五家渠市地名故事》,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行,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地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作者精心串联起来,向我们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与深厚底蕴。
书中,一个个地名不再是简单的标识,而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和平渠,这一解放军进疆的见面礼,它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军垦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解放军战士们为建设新疆,不畏艰难、齐心协力的奋斗历程,流淌的渠水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热血与汗水。猛进水库的建设,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智慧和力量,从选址到建成,背后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坚韧。这些地名,承载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初心与使命,是他们扎根边疆、建设家园的生动注脚。
地名背后,还有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五家渠的文化地标,如将军街、将军纪念馆,承载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与敬仰。这些地方,见证了六师的辉煌历史,走出的124位开国将帅、革命志士,他们的事迹在这里被传颂。
漫步在将军街,仿佛能看到当年将军们指点江山的豪迈身影;走进将军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展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历代屯垦地名更是将我们带回了遥远的过去。疏勒城、马桥城等,虽历经岁月洗礼,但它们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磨灭。书中对这些古城的描述,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屯垦戍边的场景,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为守护边疆、建设家园所付出的努力。唐轮台究竟在哪里?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和考证,为我们梳理线索,带领我们一同探寻历史的真相,这种对历史的执着和敬畏令人钦佩。
垦区山川地名同样充满魅力。一万泉的爱情故事,为这片美丽的山川增添了浪漫色彩。老龙河边读《查密莉雅》,让我们在自然美景中感受文学与生活的交融。北塔山神秘石球引发的好奇与探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这片土地的神秘莫测。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地名,更在于传承文化。它让我们明白,地名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第六师五家渠市的地名故事,是兵团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掩卷沉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六师五家渠市地名故事》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也让我们对那些为这片土地奉献的人们充满敬意。它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